《西游记》这本小说对社会来说已经不陌生了。现今,这本小说的故事已经被拍成影片了。影片里最出名的人物是孙悟空(猴王)。
唐僧(玄奘法师)去西天(印度)的路程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在公元 602-664年,玄奘法师居住于唐朝。唐僧的真名是陈祎。他小时在学习方面非常聪明。 他在净土寺学习了佛教的两个门派(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到最后唐僧更喜爱大乘佛教的佛学。他的法号叫玄奘 。
他想去西方(印度)是因为他对佛教的经书(Sutra)感到不满。他发觉到有很多种对这本经书的不同翻译。而且各个翻译互相矛盾。这是因为这本经书被很多印度以外其他地区的僧人翻译。除此之外,佛教各个不同的门派也让玄奘感到头痛。这是因为在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地区成为佛教各个门派起冲突的地方。来自无著(Asanga)的著作和世亲(Vasubandhu)的教诲的瑜伽行派与来自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的追随者起冲突。[1]
就是因为这个冲突才让玄奘坚决要在释迦牟尼佛的出生地得到佛教最原始的经书 (Sutra) 和坚持要明白经书里的原义。 他要远离在国内因为翻译不同而发生的纷争。从公元 629年开始,他开始了长远的路程单独漂泊到印度为了就是要得到最早最原始的经书。[2]
写小说的开始
大约公元 900 年,玄奘去世后,有一个来自中国的诗人和小说家,名叫吴承恩 (公元1500-1582)在明朝 (公元1368-1644) 把玄奘去印度的路程写成了小说并加入了自己的幻想。这本小说叫作《西游记》(去西方的路程记录) 。这本小说被承认为其中一个中国最宏伟的小说。
在这个小说,吴承恩添加了几位人物陪伴着唐三藏(玄奘)一起去印度。其中包括了拥有金箍棒孙悟空(猴王),猪八戒和沙和尚。
[3] 个角色的添加是为了让故事更有趣。
吴承恩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孙悟空(一只很嚣张又很强大的猴子)。该猴王陪伴唐三藏直到印度取得真经(Sutra)。 结果,孙悟空的故事大受中国人的欢迎,包括日本。 在七龙珠这部戏的角色 (Son Goku)也是受到这个小说的影响。
开始敬拜
很久之后,孙悟空开始被华人崇拜,尤其是道教徒。华人有不少祭坛是用来拜孙悟空的,也有人特建寺庙要祭拜孙悟空。最初,孙悟空只是一个被吴承恩在小说里添加的一个角色。可是因为这个角色牵涉到宗教形象(帮唐三藏取得真经),结果只是被幻想出来的角色最终成为了别人敬拜的雕像。
有些文学家说孙悟空这个角色被在兴都教罗摩衍那经书里的Hanuman(帮助 Sri Rama 的猴子)所影响。 他们推测在印度著名的罗摩衍那经书的这个故事肯定传到了中国。所以,他们觉得吴承恩这本小说受到 Hanuman 的影响。[4]
总结
玄奘从中国去到印度是真实事件。可是小说家吴承恩添加了多几个角色像是孙悟空只是为了让故事更精彩。
最终一部分道教人士认为猴王是神圣的而为它建造雕像来崇拜。幻想的角色因为涉及宗教元素,最后变成了后人崇拜的雕像。
脚注:
1. Yogacarya-bhumi & Pratityasamutpadadi Vibhangga nirdesa. Lihat Taranatha (2013). Sejarah Buddhisme di India, Penerbit Kadam Choeling, Indonesia hlm 426-428
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221205657/http://www.vbtutor.net/Xiyouji/history.htm
3. 见David Kherdian, Cheng’en Wu (2005). Jorney To The West, Shambhala, Boulder, USA.
4. 来自中国文学家胡适和季羨林的看法。也参见http://niasindiainchina.in/2016-01-31/chinese-and-india-monkey-gods-king-and-hanuman/
MRM研发团队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