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族教派(Aghori)是兴都教中的Shaiva Sadhus教派。他们在没有衬垫的情况下在地面上坐着和居住。他们经常燃烧火葬的骨灰,并将其粘贴在他们的身上。此外,他们还使用人类尸体的骨头制作头骨杯饰品。湿婆神,迦梨神和兴都教神灵,通常象征性地持有或使用该头骨杯。食人族教派将敬拜重点放在湿婆神上。
大多数食人族教派在郊外成立强大的社群。他们常常使用巫术,也奉行神秘仪式来治愈疾病。
食人族教派的历史
印度北部恒河河畔是兴都教徒最神圣和最著名的崇拜场所之一,此外,它也被称为Varanasi或Benares。数百年来,它一直被认为是印度北部文化,心灵和宗教的大都市。根据Benares的历史,这座城市被称为Kasi或Kashi,意为“发光”,是拥有艺术和文化的城市的主要标志。他们还认为,这座城市是由湿婆神创造的,湿婆神是兴都教宇宙学中宇宙的破坏之神。
这里斯食人族教派的中心和发源地。虽然这是成千上万的到访者在恒河中沐浴的圣城,但从食人族教派的追随者的习俗和礼节来看,它也被认为是一个最污染及最肮脏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食人族教派的教义和历史,他们承认自己是兴都教湿婆神的崇拜者。因此,食人族教派的主要中心是Benares,也是据说在公元18世纪下半叶生活了大约150年的Kina Ram(食人族教派隐士)的Samadhi(坟墓),Kina Ram被认为是湿婆神的化身。建在那里的Kina Ram庙被食人族教派的追随者视为最神圣的中心。
进一步研究食人族教派的历史,相信北卡Kapalika印第安人是该教派的创始人。这些宗教团体在公元7世纪到12世纪之间出现,并采用了反神论的概念(不受社会规则和法律的束缚)来解放灵魂。
Kapalika一词来自Kapalin或携带头骨的人。Lorenzen在他的研究中《Kaplaikas的新数据》表示Kapalin是“一个带着头骨和棍子的人,他像乞丐一样生活,只吃了一点食物”。
Kapalika人未被列在结构化组织中,因为他们仅拥有足够的财产和独自生活。因此,他们的血统或传承仍然是个谜,就让历史学家继续推测该教派的起源和性质。根据他们在吠檀多不二论(Advaita Vedanta)中的宗教和哲学基础,食人族教派遵循了一种一元化的生活方式(所有事物都来自一个单一现实的理论)。不二论(Advaita)是吠檀多哲学(Vedanta)的非传统思想,强调个体灵魂,上帝和宇宙的统一。
换句话说,不二论的本质是相信并接受梵Brahman(创造者)和阿特曼Atman(灵魂)作为一个个体。根据不二论,上帝与人之间,自我与他人之间,善与恶或纯净与杂质之间没有区别。他们都是梵,这个世界是现实幻象的唯一组成部分。
食人族教派的仪式
食人族教派具有某些仪式,以达到最高的属灵水平,并使他们更接近上帝。他们实行的仪式的主要目的是使自己与世界分离,并与上帝联合。其中:
1. Shava Sadhana – 在尸体前打坐
该仪式被描述为执行起来相对困难和复杂的仪式。食人族教派必须挑选一个特定的尸体,然后将尸体(以及骨灰)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在该区域打坐。
2. 涂抹骨灰
他们还经常在身体上涂抹骨灰,以示他们不怕死亡。
3. 饮食习惯
他们有生吃人肉的习惯,这是提醒好肉或坏肉与人肉或动物肉没有区别。这种差异只会在所有创造物之间造成差异,而对人类灵魂的精神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因为他们想消除差异的空隙,所以他们生吃人肉。
他们还认为吃动物或人类的粪便,尿液和生肉是一种仪式。此外,食人族教派食用的每种食物都必须使用头骨作为“碗”或“盘子”。
4. 抽大麻和饮酒
吸食大麻以及喝酒通常被食人族教派广泛进行,以达到众神的水平。据说由大麻引起的错觉和幻觉使它们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层面。
Svoboda在他的《Aghora:在上帝的左手》中解释道:“当一个食人族教派喝了很多酒时,他感觉就像是告诉所有遇到的他的人,“别管我!”如果他用骨灰涂抹自己,并赤身裸体,用肮脏的话喊叫,就没有人可能接近他,他可以整天独自一人。这是食人族教派做这些行为的原因之一。”
5. 性交 – 他们还认为,与月经期的女人发生性行为是为了唤起体内的超自然力量。
结论:
食人族教派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其宗教仪式被视为像食人族,被许多研究人员认为是奇怪的。此外,他们也被视为具有治愈疾病的专门知识的群体,并且也擅长巫术。他们的形象也被认为与其他兴都教教派略有不同,因为它们具有自己的神秘身份。
参考文献:
[1] Veena Nagaraj, Unraveling the Mystique Behind the Arghoris, Hinduism Now, Issue 5 Vol. 1, July 2016.
[2] https://fractalenlightenment.com/13606/culture/an-aghoris-path-to-enlightenment
[3] Barrett, R. L. (2002). Aghor medicine: Pollution, power, and healing in Banaras, Northern Indi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3(07). (UMI No. AAT3058994).
[4] Lorenzen, D. (1989). New data on the Kaplaikas. In A. Hiltebeital (Ed.), Criminal gods and demon devotees: Essays on the guardians of popular Hinduism. New Delhi, India: Manohar Publishers.
[5] Parthasarathy, A. (1995) Vedanta treatise. Malabar Hill, Mumbai, India: Vedanta Life Institute.
[6] Gupta, R. P. (1993). The politics of heterodoxy and the Kina Rami ascetics of Banara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7] Svoboda, R. (1986). Aghora: At the left hand of God. Las Vegas, NV: Brotherhood of Life.
MRM研发团队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